素材质量直接决定投放效果的天花板,很多投手只会一味的追求投放技巧,要设置多少预算,设置多少出价,其实在我看来这些技巧在投放效果中占比可能只有20%-10%。我之前也迷信这些东西,根据某大佬给投放策略去实施,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我很少在广告设置人群兴趣,因为素材已经帮我做好人群定向了,我只需要通投就完事了;感兴趣的话看多几遍自行理解吧,做过千川投手的应该比较好理解一些。“以下文章由deepseek辅助创作”
一、TikTok素材的核心逻辑
1、黄金3秒法则:用户划走视频的决策时间仅1-2秒:用强视觉冲击/悬念前置/痛点直击抢占注意力。(例如卖镜子的,开头从3楼摔镜子,敲镜子以达成视觉冲击) 然而大多数人的素材都是渐进式叙事、冗长产品介绍,千万不要一本正经得拿着个产品介绍,那种适合fb多一些,客户玩tiktok是来寻乐子的,不是进来看广告的。
2、原生感>广告感:用户抵触硬广,刷过抖音的都知道看着看着突然跳出来一个转转回收,这种就很硬广,做素材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观众不知道你这个是广告。
3、情绪驱动>功能说服:TikTok用户决策路径短,需通过七情六欲/好奇心/共鸣感/紧迫感/愉悦感触发行动。比如说:美妆产品用“素人改造对比””妆后对比””妆后上街被要6次电话””3分钟化妆挑战””新品上架首单折扣还送试用装”而非参数罗列。
二、高转化素材的6大内容形式
1. 产品展示类
2. 场景化种草类
关键公式:精准人群+高频场景+情感共鸣
母婴产品:展示深夜妈妈单手冲奶粉的便捷性
家居用品:呈现租房党用收纳神器改造狭小空间的过程
3. UGC评测类
通过素人真实体验降低用户防备心理:
手持产品口播:“我本来不信,但用了3天后…”
多账号同产品不同视角评测(覆盖不同用户画像)
4. 挑战赛/互动类
利用TikTok的“参与文化”设计互动钩子:
“测测你的XX指数”→“点击链接获取同款”
评论区引导:“回复1获取教程”
5. 热点借势类
6. 长效型素材矩阵(品牌向的东西,简单提及)
三、素材制作的7个技术细节
不同地区差异化处理:
欧美区:减少文字,强化视觉
东南亚:增加价格对比标签
中东:避免敏感肢体动作
转化组件配合(增加互动率)
购物车按钮出现时机与视频动作同步(如展示产品时弹出)
评论区预埋“点击置顶链接”引导话术
冷启动期优化
重点监控前20刀消耗数据:
- 播放量>500但CTR<1% → 调整前三秒
- 完播率<25% → 压缩视频时长
- 转化成本过高 → 强化促销信息
四、素材迭代的3个关键指标
1、完播率:
及格线:15%(15s以内视频)
优化方向:缩短时长、增加剧情反转
2、互动率:
健康值:>5%(点赞+评论+分享)
提升技巧:设计“投票式标题”(如“选A还是B?”)
3、转化成本:
衰退信号:连续3天CPM上涨超20%
应对策略:更换BGM/演员/场景,非单纯修改脚本
五、常见误区警示
用户对轻微噪点/抖动容忍度高,真实感更重要,画质达到1080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的要求,我做素材我更喜欢用素人的素材。
七、达人素材产出
我跑这么多的广告唯有达人的素材消耗最大,效果最好,你们认为能跑量的达人素材是怎么样子的?
我认为每一个投手都必须拥有一个素材库,把看到好的产品素材下载保存,在没有灵感的时候拿出来看一下,因为总不能依靠剪辑或者达人提供的素材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