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覆盖人群这些指标该如何利用?求助

故事背景:我需要跑品牌广告,然后成效数据如下,目标如下

这种覆盖人群,该怎么抓到?我之前本来的做法是“查看页面”这个为目标,但品牌广告,领导又说覆盖人群就行。

大家咋想? 我看自定义受众 - 公共主页,需要点赞,互动,点击链接这种才算。而且他们也没进网页,大家有建议吗

我的想法是还是跑 点赞/互动/页面停留这些人群就行。
继续做一些新触达,这一次可以是产品的介绍之类的素材。

下一次触达就可以跑转化素材了,例如这块,降价

    JRPAJK 因为领导说跑覆盖人群,点赞和互动我感觉费用还是稍微贵点。 停留页面,是指“查看内容”还是“查看页面” 是吗? 这种费用贵不贵? 这种就好定义了,浏览过xx页面的人打包就容易

      不知道shaguo是否有打受众?如果是单是打覆盖这种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过,而且都是一些不相关的人群,后面很难圈起来打转化;可以尝试打一些跟你产品相关的受众,这类人群你站的可能性比较大,然后选择“展示次数最大化”,把这个展示次数给打高点,不断给他们灌输你们的品牌认知,看一下这部分人进入你站的多不多,后面可以考虑将他们圈起来打转化。

        shaguo
        查看页面。

        费用比转化广告是便宜的

        Jostar 认同,我感觉覆盖的话拉高频次比较重要,按一周2-3展示这样去跑,让用户对你的品牌产生印象或者兴趣,后期再对有互动的人进行进一步的品牌灌输或者价值转化。频次如果比较低我感觉并没有很大的效果。

        Jostar 大佬,我以前听过一句话:浅层转化动作搭配精准定向,深层转化搭配宽泛定向。所以打覆盖这种还是不能通投,像你说的,要打产品相关受众,然后打购物的目标的话就可以使用通投

        我认为这个品牌广告投啥目标都没错,单投覆盖合逻辑以最低成本曝光最多的人留下第一印象,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打出去有多少人产生了印象也说不准。我觉得无论什么目标对应的人群应该是不一样的,可以都投,预算不多挑一些来投。投出去的视频说白了就是优化一个最终完播率。投落地页浏览最大化也只能去GA看看用户访问时长。
        对于把品牌广告浏览过的人打包再营销,我一直对这个有疑问。同样的文案素材受众,只换一个广告目标cpc的差值可以到50-100倍。说明了在大前提下,转化和浏览这两个最后的人群应该属于是两个人群了。所以在再营销的时候你投购物,选择浏览过页面的人群,并不一定能打包到品牌广告触达的人群吧,毕竟大前提目标变化了。再说一个极端情况,你在品牌广告跑了一堆流量其实是垃圾流量,这时候转化广告再营销把这部分人群打包进去,那最后再营销的数据应该是很烂的。

          area119 当然并不是说品牌广告就无意义了,我觉得一个人的标签从浏览->购物这个跳转肯定是FB算法来判断的,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这个转化周期可能是1个月6个月甚至是一年

          Jostar 我知道你意思了,选择展示次数最大化,频次高点,看进不进来独立站是吧? 那这样得开个新的页面?去收集这部分人,然后在打包跑下层展示或加购行为?

            area119 我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意思大概是投“流量的人群” 和 “转化的人群”,实际上是两个人群对吧。
            就算 “流量的人群” 最终来跑转化,他实际上还是垃圾流量。
            我其实和你想的差不多一开始,不过最近又在看之前整合营销给的图片,不清楚这样有没有用。 她说他们之前的乙方都是这样投的。 虽然我当时一听就觉得扯淡,不过今天又在细想有没有用。 毕竟这个话术,能小装一下吧哈哈 面对领导之类的

              shaguo 我觉得品牌广告就是考虑低成本重复覆盖,视频完播率,访客访问时长。也只有这些指标能优化了,而且对于品牌广告来说,我一直都是认为他不是纯为了FB的转化广告服务的,而是整个品牌包含任意一个渠道。再说了你独立站投半年起来了,你也没办法说是FB品牌广告起效了,毕竟那么多渠道都在保持投入。最后就是你说的,在领导面前分析透彻小装一下,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shaguo 那我要是反过来呢,把购物的人打包来跑覆盖,这个效果会怎么样

                shaguo 是的,品牌广告一定是个长期的动作,高频次的曝光,围绕着用户的心智来打,对用户沉淀你的品牌认知,但是像area119说的,再营销的数据可能很烂,但是这部分品牌广告的用户,最终很有可能会成为你以后的潜在用户

                  yyh 我试过圈出来购物的人群,然后去投加购/浏览 稍微靠前一点的事件,效果一般。后来我自己的结论就是 既然圈出来购物的人群,就直接上购物吧

                  area119 好有道理,我现在也有这个疑问了

                  Jostar 指的是缓慢建立认知吗,周期很长,那么转化广告的群体是否就是把已经建立好消费认知的用户群体呢,有强烈意图/近期有消费决策的人群,还是本身用户价值很低的群体呢,如果是前者的话,那确实潜力很高啊,如果是后者的话,没有太多网购习惯或者独立站消费习惯的群体很难被转化把

                    kkmao FB已经对所有的用户分阶层了,就是哪些是购买力的,哪些是没有购买力的人,我们平时选择的转化目标“购买”就是选择一起有购买力且在FB上有消费水平的人群,抛开这个,其他就是低价值的人群,这些没有购买力或者暂时没有你的产品需求的人群可能目前不是我们目标客群,但是未来有没可能成为你的产品的潜在用户呢?有可能。你认真思考一下,你从小到大,你对哪个品牌的印象最深,但是你从没有消费过的?为什么这个牌子能将植入你的心智这么深?如果有一天你有这方面的需求,你会不会去搜索购买它?所以这个就是品牌广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