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今年25,十八线小县城,父母两人收入加起来五千,楼主是自己创业,20年到现在挣了差不多130万了,但是自己中间投资+炒股也亏了25万,还加上自己的吃喝用,手里也就几十万了
父母15年在小县城买了房,20年买了车,然后20年楼主拿了7万给他们缴社保,今年又拿了17万给他们清房贷,然后前两天他们又找我借5万还信用卡,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一直在还贷款,但是我还是答应借了,他们说从今年7月份每个月还我5000块钱,还到我结婚差不多还我9万,然后等我结婚他们再贷款20万给我结婚,但是我父母收入两个人加起来就五千块钱,我妹妹明年读大学,一年开销至少3万,他们两个还要每年缴社保两万,还加上吃喝用住,他们挣的钱都不够自己开销的,更别说还我钱了,我就说过几年家里缓和清了再说相亲结婚的事,他们就说他们贷款也不要我还,跟我没关系,我说你们就挣这么点钱,根本没有能力偿还,最后还是落在我头上,他们就跟我吵架,让我别想太远什么的,说他们退休了还可以慢慢还,但是他们退休还得7年,到时候楼主都三十多了,我不想以后也不可能,家里就这点收入,我收入也不稳定,然后也为这个事吵了好多次架了

今天他们跟楼主说借我点钱感觉在我面前低三下四的,让我跟他们算账,差我好多钱,他们贷款一次性给我清了,不在跟我有经济纠纷了,我一直都不指望他们还我钱,他们硬是说我天天在他们面前抱怨没钱是在逼他们,我说我过段时间就不到家里住了,钱我也不要了,你们现在一分钱贷款都不差,每个人还有三十年的社保,我已经做的够多了,他们硬是要还,让我给他们算账,抛去在家的4年生活费,还差我多少给我贷款结清,之后我也给他们算了说我每个月就当花你们三千了,差不多给你们14万,你们只给我十万就当所有的就清了,大家一拍两散算了,然后就此结束,是我有问题还是父母有问题呢?

    都一拍两散了程度了吗 别说气话

      这个。。。家事真的不好评。。。因为这种问题我觉得你心中是有个答案的

        深思熟虑一下,毕竟是家人,有什么都能坐下来好好谈的,别说气话

        sh1roO 我很生气啊,我帮家里了这么多,然后偶尔跟他们说现在钱难赚,不想在让家里贷款超前消费了,他们就说我在逼他们,

          dounught 当局者迷,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我的错还是父母的错

            现在把所以资产都过户给你,然后他们能贷多少就贷多少,老年人的征信有个屁用,等你父母百年以后你不继承他们的遗产也就不用继承负债,你怕个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唉

            QQWR 谈一下把还是,感觉闹成这样两边都糟心,你的吐槽点主要还是贷款这个事儿,搞清楚他们为啥贷款先,日常用度的话,你可以适当补贴下?或者是扭转下他们的消费观之类的?主要还是要解决根源问题,对于一个家来说,钱很重要,但绝对不该是第一位嘛。你觉得呢,两边都有委屈,很多细节就不深问了。。

              他们加起来工资5000,也就是一人2500,也就是最低的生活保障费,工资打到卡里,银行扣款是再保证个人最低消费的前提下再扣的,当然,每个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是不一样的,这个要自己查一下

              • QQWR 回复了此帖

                dounught 我已经补贴很多了,我过的也很压抑,我这些年吃没怎么吃好过,穿也没怎么穿好过,自己年少的梦想按理说早就可以花钱实现了,也没有实现过,我不想再卷到贷款里面去了,唉

                  QQWR 还五万信用卡吗,小县城能买啥啊。观念不同有摩擦很正常,消消气

                  QQWR 家事不好评价对不对,不过我感觉是道德绑架你,把你当ATM了

                  YM1008611 我妹妹每年读书还有三万,他们缴社保还要两万,根本没钱搞

                  血缘关系在这里,没必要搞得一拍而散的程度,而且还是因为钱。钱可以慢慢赚,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恢复。既然吵架这么频繁不如楼主搬出去一段时间,双方冷静冷静,看看会不会缓和一点。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事情慢慢谈,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

                  感觉AI说的挺在理~

                  从你的描述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经济与情感边界冲突案例,双方都存在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也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问题的核心在于:经济能力与家庭责任的不匹配,以及缺乏清晰的边界沟通。以下从几个角度分析:

                  一、父母的问题

                  1. 超出能力的消费与借贷
                    父母收入有限(月入5000),却连续承担房贷、车贷、社保等高额支出,甚至依赖信用卡透支。这种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不可持续的,但他们似乎将你当作了"经济安全网",认为你的收入可以填补他们的财务漏洞。
                    • 问题点:他们没有量入为出,且将压力转嫁给你,长期来看会拖累你的财务自由。
                  1. 情感绑架与模糊边界
                    父母提到"借钱时低三下四"“算账结清”,本质是用情感施压(愧疚感)来缓解自己的焦虑,而非理性规划。
                    • 例如:承诺"退休后慢慢还"“贷款结婚不用你还”,但实际他们的收入根本无力实现,这种承诺是空洞的。
                  1. 对未来的逃避态度
                    他们回避现实问题(如妹妹的大学费用、社保缴纳),用"别想太远"来拖延,可能导致未来更大的危机(比如退休后无积蓄、债务累积)。

                  二、你的问题

                  1. 过度承担与边界模糊
                    你为家庭付出很多(清房贷、缴社保),但过程中没有明确规则(比如是赠与还是借款?是否需要偿还?)。这种模糊性让父母误以为可以持续依赖你,而你也因"孝心"难以拒绝。
                    • 后果:你的抱怨(“没钱”)和妥协(继续借钱)形成矛盾信号,父母感到被指责,你也积累怨气。
                  1. 情绪化沟通
                    争吵时提到"一拍两散""钱不要了"是情绪宣泄,而非解决问题。父母感受到的是威胁而非合作,反而激化了矛盾。

                  2. 对自身财务的忽视
                    你创业收入不稳定,已因投资亏损25万,却仍在为家庭持续输血。长期来看,这可能危及你的经济安全(尤其是结婚、生育等未来需求)。

                  三、解决方案建议

                  1. 明确财务边界
                    • 清算历史账目:按你提出的方案(14万 vs 10万)结清可以,但需书面协议,避免后续纠纷。

                    • 停止新借贷:明确告知父母未来不再提供大额经济支持(除紧急情况),否则会陷入无底洞。

                  1. 帮助父母建立财务规划
                    • 梳理他们的收支:

                    ◦ 妹妹大学费用可否申请助学贷款/奖学金?

                    ◦ 社保缴纳是否必要(若已缴满15年可暂缓)?

                    ◦ 削减非必要开支(如车贷、信用卡消费)。

                    • 如果他们拒绝改变,你需要坚持底线,否则他们的财务危机会反复波及你。

                  1. 保护自身财务健康
                    • 将资金优先用于自身发展(创业储备、投资理财需更谨慎)。

                    • 为结婚等人生节点提前储蓄,避免未来被动。

                  1. 改善沟通方式
                    • 用"非暴力沟通"表达关心而非指责:

                    “我知道你们压力大,但我现在能力也有限。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但不能再靠借钱解决问题。”
                    • 避免"断绝关系"等极端表述,聚焦具体问题。

                  四、总结:谁的问题更大?
                  父母的责任占主导,因为他们缺乏财务自律且将你视为依赖;但你的问题在于没有及早树立边界,导致矛盾累积。
                  家庭经济纠纷很少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停止互相消耗,建立健康的互动模式。你已尽力帮扶,下一步需要优先保障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发展。

                    家庭的事情不想点评太多,感觉没有谁对谁错,虽然没有楼主那么成功,我自己的话打工这几年攒了二十多万,老家父母这两年要盖房子,一口气全给他们了,还贷了10万块,一共给了三十多万,反正我觉得人生短短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希望父母有生之年过得好点,反正尽自己努力吧,也不想计较太多,有些事情自己心安理得、问心无愧足矣,其他的就后面再说吧